今天是: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未用>>社情民意

建议以环城水系工程为试点 开展我市城市绿道建设

作 者:admin    时间:2011-10-13 09:26:15

 

市民进反映,城市“绿道”(Greenway)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,由人行步道、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路径(游径)和停车场、游船码头、租车店、休息站、旅游商店、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。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,串联主要公园、自然保护区、风景名胜区、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,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。绿道集环保、运动、休闲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,将保护生态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起来。广东省于2010年全面启动了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建设,并于当年建设完成省立绿道2372公里,新增绿化1707公里,建成了242个驿站和休息点,并初步配建了停车场、自行车租赁、餐饮、卫生、安保等服务设施。温州市规划建设覆盖整个中心城区、总长45公里的网状绿道。武汉、泉州、珠海等城市也对城市绿道建设进行了规划并实践。

目前,我市环城水系部分区段已实现了“水通、船通、路通、景通、林带通”的五通目标。它的各项功能的综合已具备了“绿道”的初步模式。“五通”中的“路通”是在水系沿线建成景观路,在各水景公园建成园路,并在沿途完善路标和休憩服务设施,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健身和车辆通行需要,这项功能已初步满足了绿道建设的道路基础;“景通” 是在水系沿线居民区密集部位建成胜利公园、泊水公园、民俗公园等水景公园,并对所有桥梁、道路、驳岸、码头等实施夜景亮化,形成“一步一景、一园一景、昼夜演替”的靓丽景观,这提供了绿道中景点、驿站、休息站等多项设施基础;“林带通”是在水系两侧3080米范围内组团种植国槐、法桐、柳树等乡土树种,建成全长29公里的景观林带,形成一道集防风固沙、涵养水源、美化环境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屏障,已满足了绿道的绿化缓冲区的需求。环城水系的“路通、景通、林带通”已为绿道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建设环境及设施条件,而 “船通”又为绿道注入了新的概念和元素。因此,在我市环城水系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绿道建设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。为此建议:

1、结合环城水系工程建设,借鉴其它省市绿道建设经验,开展我市绿道建设试点。

2、要精心规划,以现在环城水系工程为基础,按照生态化、人性化、市场化原则,设计环城水系观光带、景观带、服务购物点、垂钓场、休闲休憩亭台楼阁等旅游配套设施,构成网络状绿色开放空间系统,打造市民休闲的精品休憩地。

   3、在此基础上,整体规划我市绿道建设,以满足城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,为进一步扩内需促增长,转变发展模式提供新载体,为推动我市的生态保护和生活休闲一体化建设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