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未用>>社情民意

高考“网上阅卷”需规范

作 者:admin    时间:2014-06-17 11:10:56

 

雷英军(民进会员、石家庄市第六中学高级教师)说,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就要来临,现在高考阅卷都是网上进行,“网阅”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,阅卷速度快就是其中的一个,但“快”中应该有“慢”才能保证阅卷的质量。

以河北为例,河北高考阅卷由省考试院组织,委托河北师范大学实施,阅卷人员分配一定名额到各县(市、区)学校一线教师,也有大学教师和研究生,大学生。但是阅卷人员的阅卷速度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极限,几秒钟看一篇作文。一篇作文通常是两个人各看一次,分别打分的。但如果大家都随意打一个“常规”分数,就不会因为分值差距太大而进入复核程序,这样明显违背了高考的严肃性和公平性。

前几年石家庄市第一次试行模拟考试的网阅竟然以失败告终,很多学校不得不重新又看了一遍卷子,重新打分。原因就是准备不充分,该“慢”的环节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,造成较大误差。第一,很多阅卷者事先没有“做题”。而只是根据标准答案看卷子,只要和标准答案不一致的都一律算错;第二,事先没有充分的“试判”(正式判卷之前先试判一定数量试卷以熟悉学生答题的情况)的时间。网阅不仅需要组织人员,还要调试机器,电脑网络存在很多难以预料的故障需要解决。调试机器和网络把“试判”的时间都占据了;第三,“试判”之后没有充分的研讨时间,哪些答法给分哪些不给分,没有落实到位,往往是随时遇到问题随时提出、讨论,这样往往造成标准不统一。这些该“慢”的环节都安排的时间太少。

建议:

1、阅卷人员应尽量找一线教师,特别是高中教师,而且阅卷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。

2、阅卷人员必须参加闭卷答题,熟悉题目,并把每个阅卷者的答案放在一起分析,做到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答案把握准确。

3、在足够量的“试判”之后,在正式阅卷开始之前至少要有一天的时间进行研讨,要把每位阅卷者的“试判”素材综合整理,确定合理的阅卷标准,尤其对于那些“开放式”试题,更应灵活把握。

4、在阅卷过程中,在软件设置上,要有一个“最短阅读时间”的限制,比如作文,必须看够30秒或1分钟,才能提交分数,换下一份试卷。对于疑难试卷,应设置一个“疑难试卷”按钮,暂不打分,留到“疑难组”一并研讨解决。